close
筆者這篇文章的撰文動機為向投資社團的朋友做報告,也不吝嗇在此分享囉~
而選股邏輯是在疫情爆發當時,統計連續5日累計跌幅前幾名的個股;麗豐-ky及佐登-ky皆榜上有名。
內文資料來源:財報狗、麗豐年報及法說、佐登年報及法說。
全文由麗豐-ky 開始隨後再切入主題與佐登-ky 做分析比較。
- 前言:
近年,大陸市場的消費力道已漸趨緩和,又在這波疫情下,對於內需消費業者來說,絕對得面臨嚴苛的挑戰。
而麗豐-ky為SPA美容連鎖通路商,品牌名稱為『克麗緹娜』,其經營重心皆在大陸,疫情的持續蔓延,勢必減少民眾的消費意願,看來對於公司是影響巨大。
- 公司簡介:
麗豐的營運模式除了美容連鎖外,還有醫美診所。而美容連鎖不同於「醫學美容」,是屬於「生活美容」的範疇。
- 產業概況:
據市場調研報告,2017年中國的SPA美容業者有15,664個,相信連鎖店數更是不計其數,而整體營業額達82.4億美元,約2,472億新臺幣。
麗豐2018年營業額45.8億新臺幣,換算市佔率約2%,可見SPA產業百家爭鳴呀!但就人口數量及經濟規模關之,中國SPA產業仍有成長之空間。
雖市場業者相當多且分散,但以美容產品類別相對於整體保養品的銷售成長率,則有12%以上。
麗豐的產品屬於高檔化妝品項目,市場調研指出,其成長率更可高達17%之多。
近年來公司的驅動因素,不外乎就是大陸的消費升級,帶動了營收的成長,不過從成長率也可看出,似乎呈現下滑趨勢。
再來,以醫美產業為例,未來中國35~59歲的女性人口漸增,且這些族群多具經濟自主能力,相信順著這種發展趨勢,將可帶動整體美容產業的成長。(順帶一提,麗豐也於北京、上海等地區開設4間醫美診所。)
但個人認為,其實醫美行為的單價是比較高的,並不是所有的中產階級都消費的起,反而麗豐這種「生活美容」業者,屬於漸進式的消費,以達到美容目的,且入門消費單價相對較低,更能讓人所接受。
而除了保養面容外,重要的是這類業者提供了都會女性生活舒壓的場所,也就是護膚按摩之類的;隨著女性所得提高,職場女性對於外表也越漸重視,而經濟自主下更帶來了工作壓力,皆有望帶動美容消費需求。
上面提到的都是外部因素,接下來我們談談公司的內生因素。
- 商業模式:
顧名思義,連鎖店的商業模式就是持續的擴店,以規模經濟帶動公司獲利的持續成長。
而這類「美容連鎖通路」與客人之間還有一個特殊的商業關係,也就是「直銷」,靠的是拉會員、買課程,來增加收入來源。
麗豐就更簡單了,加盟主向公司提貨、公司認列營收;且公司規定加盟主每月必須達到最低進貨金額,所以每增加一個加盟店,可以確保為公司帶來一定的營收。
觀察公司的營收從2010年的15.8億新臺幣(2736家店),到2018年的45.8億新臺幣(4479家店)。換算年複合成長率約14%左右,也是不錯啦!與整體產業成長率相當。
有趣的是,公司統計加盟店的單店業績,3 年以上的店為穩定店家,單店業績最高,10 年以上則趨於平緩,相對的 1~2 年最不穩定,單店業績不高。
而公司近年大力展店,由圖中也可看出,年輕店家為整體店數的5成,佔麗豐的進貨額達44%。
期間麗豐得持續輔導這些年輕加盟主,使之穩定發展;只要加盟主持續的進貨,等同於為公司帶來穩定的銷貨。
而公司對於加盟店的管理則是定期派業務專員給予輔導,每一名專員約服務20多家門市,每天的工作就是拜訪手上的分店,以維持分店服務品質及觀察進貨水準。
由此,待加盟店穩定發展,並建立了客戶基礎後,藉由會員機制鎖住客戶,老會員介紹新會員加入,享有優惠贈禮,且對於老客戶來說,已經服務習慣的美容師,是不太容易更換的,如此循環下去,經營超過10年的店才會開始趨於平緩。
產業布局方面,法說會中表示,集團的美容產業鏈中,RnD美甲店為店中店形式,目標是為公司帶來年輕客群,而每 8-10 間克麗緹娜可支撐 1 間非開刀手術的輕醫美診所,每 5-8 間輕醫美診所則可支撐 1 間大型醫學中心,藉此可顧及所有年齡層的消費者。
新美力則是電商平台,目前營收佔比仍不多;醫美診所則依既有通路優勢來拓展。
其實說這麼多,公司不管是提供美容服務、賣產品、做直銷及拉會員,主要還是以旗下的「克麗緹娜」連鎖通路為主體,進而發展出這種商業模式。
而觀察收入佔比,就以「美容連鎖加盟店」最高;所以我認為,分析公司加盟店的競爭力,才是相對重要的。
- 競爭同業:
分析競爭力前,必須了解其他競爭同業概況。
而麗豐主要的市場在大陸,其他競爭同業如圖:
圖中是依據佐登在年報中提到的公司,但大多是未上市公司,公開資訊較少。其中的上市公司只有"自然美",其連鎖店數是佐登妮絲的一倍,但究營業規模來看,營收卻差強人意了!
其他業者皆非上市公司,非本次討論重點。(沒上市也無法投資呀~)
除唯美度擁有4000家加盟店,惟當年想借殼上市,有報導指出圖利股東之嫌,所以予以剔除;而剩下的同業規模也不算大。
看來麗豐競爭同業的共同點就在於—不具經濟規模,暫時不用擔心可能動搖他為「美容連鎖龍頭」的市場地位。
不過話別說得太早,從同業規模可以觀察出,連鎖加盟模式的公司,加盟店數幾乎都屬上千家,可見加盟模式拓展之快,麗豐就屬於此,更喊出每年400家為目標。
而其中只有百家店規模的,則是屬於直營模式的公司,商業模式與麗豐並不相同。
- 與佐登做比較:
說到直營店模式,真正讓我覺得稱得上是對手的只有在台灣的—佐登妮絲,在大陸市場也有500家店面之多哦!
近年,佐登的商業模式為提高"直營門市"店數,以公司的說法是,直營門市利於標準化經營,讓顧客到每間門市都能享有一致性服務體驗。
公司方更表示,美容行業真正經營的其實是會員才對,一店帶一店的直營加盟策略,除了能更優化門市管理外,有效會員數也得到了實質的提升。
而這邊先附帶說明一下直營與加盟不同之處。
以佐登的直營店模式,可以帶動營收的高度成長。但其實公司的總店家數是沒什麼成長的,反而還減少(見前一張圖),那營收是怎麼成長的?!
圖中可看到,原來在直營店的模式下,大幅的增加了"勞務收入";過去加盟店的模式只認列商品銷貨。
而麗豐與業主之間就是屬於傳統的加盟關係,營收來自銷售商品給加盟店,則是沒有"勞務收入"。
佐登在改為直營門市策略後,勞務收入帶來的就是「會員收入」的增加;比起麗豐只有銷貨收入,推測佐登的用意也是借此穩定未來的現金流量。
回歸併店的效益說明。直營模式除了能夠更落實經營會員外,再來就是有效管理員工,目的是增加產品銷售力道,並帶動公司營收成長。
公司於法說會中表示,更調整了員工薪資結構,為的就是鼓勵員工能多賣些產品,因此可以看到,公司的營業費用率是隨著銷售費用率上升的。
從以上比較,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洞見—以麗豐及佐登的兩種商業模式來說,雖然同為美容連鎖店,但本質上卻已漸行漸遠。
簡單的說,麗豐是在賣產品,只管理加盟店;真正介入會員管理、賣服務的其實是直營模式下的佐登才對。
說到服務,可以觀察兩者的產品組合及ASP趨勢;也反映了C端"服務客群的不同"。
而SPA美容服務其實就分為兩種,一種為身體課程、一種就是俗稱的「做臉」。
先看到麗豐的產品組合,以「臉部護理產品」佔了比較大的比率,也就是「做臉」,身體產品則較少,而平均單價皆有調高趨勢,反映了公司對於加盟主的議價能力。
而佐登與麗豐區隔所在,公司於法說會中表示,其實在大陸,要做身體課程的話則必須來佐登妮絲;雖佐登並沒有揭露做臉與美體佔比是多少,但由此可知,麗豐與佐登其實術業有專攻,連鎖門市主要的服務客群並不相同。
觀察佐登的「美容美體課程」類別收入認列,近年隨著直營店模式而漸增,2018年的客單價甚至大爆發呢!可見併店效益顯現;公司於年報中表示,2018年與醫美異業合作,客戶轉換為高端課程。
過去,佐登與麗豐一樣,是賣產品給加盟店,所以只能歸屬於「美容美品」類別的銷貨,若單純比較此銷貨項目的平均單價的話,麗豐的優勢在於產品單價較高,可見客群確實不同,而其實公司也自允為中高端的美容業者啦!
惟兩家公司的動作,也都試著往高端客戶移動,甚至搞起醫美診所,就是看好高端客戶的消費能力,其實這塊我個人也蠻看好其發展潛力的,惟目前佔比仍不多就是。
但以美容業來說,客單價只攸關客戶的消費取捨問題,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提供消費者什麼「服務」才對,而這方面並沒有比較客觀的數字可以比較。
或許從公司的經營策略來說,也都致力與提升服務品質、增加來客黏著度,若直觀的從營收做觀察,兩者皆呈成長趨勢的呀!
而麗豐在2016年針對業績比較差的門店給予解約,雖然短期看到營收下滑,但到了2018年已恢復之前水準,是故這兩年新增的年輕店面,只要穩定發展,勢必會再帶動營收的持續成長;對照佐登同年開始採取直營店策略,雖能增加營收認列,但也因此付出了較高的營運費用,併購來的店面必須認列租賃費用。
因此,比較兩者的營業利益率,因商業模式的不同,麗豐的營運費用低,因為皆由加盟主承擔,在財務表現上也顯得較具優勢;但佐登其實也不錯,營收的增長,營業利益率也得到了實質的提升!代表直營策略還是可行的。
而麗豐令人驚豔的是,因公司採加盟店的經營模式,除了不用承擔業主營運費用外,銷貨則是採取現金賣斷,所以公司無應收帳款的風險,其財務風險幾乎都轉嫁給了加盟主。
也反映在公司的資產負債表,麗豐的現金比重高達6成之多。
其實麗豐採取的加盟營運模式,公司反過來只要專心在行銷、廣告與產品研發,並幫助加盟主教育訓練即可。
公司更表示,美容師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,凡一年內有參與企業集訓二次以上的美容師人員,留職率可達九成以上!我想這對於留住客人是很重要的。
我想最後的財務風險可能就是加盟主的生意狀況,或許觀察存貨週轉天數,即可了解業主的進貨情形,大致知道生意好壞了!
可以看到,近三年在汰換掉經營不彰的加盟店並持續展店後,存貨也沒有轉差跡象。
因此我認為,麗豐的競爭力還是沒有減弱的。
但若再與佐登比較兩者的存貨週轉轉率呢?其實也沒有看必要看壞佐登哦!
綜合以上,佐登似乎也不差,而以麗豐來說,公司於年報中指出主要的競爭利基有以下幾點:
但本人在實際了解佐登之後,公司方表示,他們並不急於擴店,店家數已經足夠,這幾年總店家數反而減少,是因為汰換掉一些老舊門市,反而公司增加了有效會員貢獻,這才是長久以來要經營的。
而競爭對手展店之快,那是因為加盟展店成本較低、門檻也不高,但同業很多門市根本不具規模,甚至沒有服務包廂,只是在賣產品,門市規劃類似家庭工作室,但佐登是實實在在的美容SPA會館。
再說,加盟與直營本質上就是不同的!以佐登的說法,反觀麗豐的規模優勢,那我們可能就要打上個問號喔!
但說「品牌認同」部份,不外乎就是”打廣告“,進而產生品牌形象,而這勢必得投入相當大的行銷經費,以麗豐的年營業額來說,這點就顯得較具優勢了!可以從兩者的現金流量來做比較。
- 風險與替代消費:
第一點、市場面臨飽和:
麗豐的創辦人陳武剛博士曾於媒體訪談指出,中國至少有發展至2百萬家據點的空間。也難怪麗豐想每年展店400家店。
但我們也得反向思考,這個市場是不是已經飽和了呢?佐登反而不急於擴店,公司表示每年約展店5家。怎麼會與麗豐相差那麼多啊!這市場真的還有空間嗎?
據了解,兩家公司的展店邏輯其實差不多,都是開在商圈,平均距離1公里可以開設一家連鎖店。
試想中國還有那麼多商圈嗎?要不然為什麼同業都往二、三線城市走。若是如此,我也不認為二、三線城市的消費能力會大於一線城市,這麼說來,麗豐的展店效益可能會下降。
所以對於每年400家的展店目標,我是保守看待。反而我比較喜歡不急於擴店的佐登,集中公司資源經營有效會員的策略。
而市場若已經飽和,那麼未來的競爭勢必更加激烈,除非市場必須淘汰弱者,才有可能改變這個態勢。
但麗豐比起競爭同業來說更具規模優勢也是真的,且公司擁有優異的財務體質作為後盾,應該是有本錢面臨未來的競爭加劇吧!
第二點、消費力道下滑:
大陸市場消費力道的減弱,是正在發生的事情,個人認為這勢必會迎來巨大逆風,以麗豐這種靠加盟店擴張的成長方式,可能會面臨相當的阻礙;若是展店受阻,那麼經營會員就會變得相當重要,但會員的經營似乎不是公司所擅長的。
反之,佐登意識到市場的飽和及消費力減弱,採取直營模式更能貼近會員,隨著有效會員的提升,就是公司的競爭優勢所在,更能因應未來營運逆風。
再反過來說,對於消費者而言,這種因愛美而生的消費,到底算是剛性需求嗎?也許對有些女性朋友來說"是",也見仁見智;不過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應該不是,畢竟SPA美容也算是種「奢侈經濟」,景氣一旦衰退,人均所得下降,這種開支將居於後者,不影響才怪吧!
而兩家公司的策略都是往高端消費走,試圖減輕傷害,也難怪皆對醫美產業躍躍欲試,我想中國大媽的消費能力應該不容忽視!
第三點、電商的威脅:
這說明了為什麼麗豐要成立「新美力」電商平台,且我們必須注意到,公司是靠連鎖通路在賣產品,而且又是臉部保養品。
惟這幾年小資族群當道,臉部護理、保養,已經變成女性朋友基本的生活技能,那麼萬一消費力道減弱,還會需要到SPA門市做服務嗎?在網路上買保養品就好啦!更不用說到「克麗緹娜」實體門市買產品了。
反之,佐登的競爭利基在於「身體課程」,這方面是電商產品無法取代之處!是故沒有美容服務人員,有身體保養品(除了乳液)也無用武之處呀!可見佐登的賣點是不同於麗豐的,因此受到的衝擊可能較小。
第四點、醫美行為:
說到兩家公司都切入醫美產業,而其實醫美也算是美容美體的替代消費行為,因此公司不得不重視。
但由於中國的醫美業處於初期發展階段,仍有許多不良業者,因經驗尚不足,也延伸出許多醫療糾紛。而佐登於年報中是這麼說的:
由於醫美在中國大陸近年的蓬勃發展,目前美容美體市場(生活美容)處於混屯不明時期,但深信最終會與台灣一樣,在經過醫美、生美市場整頓後,終將回歸以生活美容市場需求為主。
我想這都是兩家公司都得面對的課題,醫美既是機會也是風險,還得靜觀其變;而目前兩家公司皆各有4間醫美診所。個人認為,以上市公司而言,又是全國的大型連鎖店,其資金實力及市場知名度,相信更有能力整合業者,從醫美業中脫引而出才是。
- 小結:
看來,面對未來的營運風險及替代消費,反而佐登是較有能力因應的!而規模優勢固然重要,但對於美容連鎖行業來說,重要性遠不及民生消費連鎖店,此行業在經營會員、提高忠誠度方面,才至關重要!
而佐登的直營策略我認為也是趨勢所在,試想星巴克、麥當勞不也都走直營模式,為的就是「一致性」,也才會有今日規模的呀!
另外,以佐登的直營店模式,其實也不是無章法可循,公司早在台灣就是以直營模式發展,只是想將經驗複製到中國市場罷了!並不是突然的政策大轉彎,這麼看來,應該可大幅增加公司的成功機率。
- 事件投資—資產是否強健:
現在回歸到投資的本質,有好的投資選項,但沒有好價錢也是比爛投資呀!
而這次的『武漢肺炎』事件,就給了我們外部投資人一個好機會—產生吸引人的價格。本次分享的初衷就是藉由特殊事件,找出好價格的標的。
若此時介入投資,就得看公司能否撐得下去,因此「資產負債表」強健與否,非常之重要!
這邊就再來與佐登做一下比較。
麗豐的現金高達6成,而壞債的部分只有短期借款26%;佐登雖現金較少,但壞債也只有4%。
看到這邊,我認為兩間公司其實還是有一定的財務實力,這部分應該沒有問題。
而在公司正常營運下,帳上現金也至少可以撐上半年之久。
是故這是營運正常、沒衰退的情形,但在疫情的影響下,公司肯定是會衰退的!最近許多新聞報導也指出,大陸不少連鎖店業者,因此關閉了全國數千家店面,損失難以估計。
我們再來看一張表,2003年的SARS危機,發生了什麼事呢?
最後一項「其他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業」,即包含美容業者,有受影響的,營收衰退了40%,運輸、旅行社及旅館業更慘衰退50%之多。
而公司只要營運,那就得付出一些固定成本,像是員工薪資、銀行利息費用等,這部分絕對不會少,那麼我們只要知道公司大概有多少營收,再扣掉固定成本,就可以知道公司是否會面臨虧損了呀!
如果公司持續產生虧損,那麼現金將不斷的流出,就會有倒閉的危機。
再來,我們就假設公司營收衰退四成的狀況好了!(成本費用及折舊攤銷是根據2019Q3資料)
粗略估算一下扣掉固定成本的單季淨利,看來是不會有產生虧損的狀況,但也可以篤定的說佐登的固定成本高,受影響程度絕對大得多。
但我認為麗豐和佐登還是不太可能倒閉的。兩家業者能否通過這次的考驗呢?我認為應該是沒問題啦~
但這裡似乎沒有考慮到一個正在發生的問題,也就是「缺料」效應!若是順利復工,但是工廠沒有備料,就無法生產產品,沒有美容保養產品就無法服務客人呀!那何止營收衰退而已,根本無法營業呀!!
而法說會中揭露,麗豐的工廠只有在上海、台灣則是研發中心而已,但佐登在台灣及大陸廣州都有生產線;以此來說,雖然佐登現金水位及營運費用不如麗豐,但是生產基地的營運風險則是相較來得低的。
再加上佐登在台灣的連鎖門市,目前是不太受到疫情波及,對於能否撐過這波壞時機,應該更沒什麼問題才是。
- 市場評價—本益比:
最後就是評價問題了!我習慣使用本益比,且也適合這種營收穩定增長的公司。
觀察麗豐過去的本益比與EPS的關係,前面也提到,麗豐在2016年達到高峰後,開始調整營運策略,營收因此下滑、本益比跌至新低,當年的EPS也不甚好看,而2018年隨著EPS轉佳,營運也再次達到高峰,本益比回歸20倍以上。
惟近年大陸市場消費力道減弱,加上中美貿易戰影響總體經濟,甚至受人民幣貶值影響,營收又開始趨緩。最後,本益比再因這次疫情,跌落至歷史下緣。
而市場對於麗豐及佐登的評價,大至上落於10~30倍的PE之間,若是以整體產業成長率約14~16%來看,正常的本益比是要給予到15倍的才對!
若是以麗豐每季賺3塊來說好了,對照現在的價位約200元,市場似乎沒有看得很壞。
是故2018年麗豐的基期較高,EPS達15元,創了新高。但我認為,美容連鎖店的市場份額,是否已經呈現飽和狀態呢?這點還有待深思。以麗豐這瞠目結舌的獲利,反而不能當作未來的常態盈餘才對!
反之,以佐登來說,平均每季賺2塊錢,換算本益比下緣約90幾元,顯得沒有市場高估的情形。
再比較市值營收比(P/S),看來佐登真的是相對便宜的。
且前面的分析比較,也顯示佐登在業界的競爭力不容小覷,雖然其分店數較麗豐少,但反過來說,直營店的經營模式,未來是否更具爆發力呢!?反而麗豐獲利看似不錯,但卻可能是個價值陷阱。
- 結語:
回頭來說,為什麼我會挑選這家兩家公司呢?
連鎖事業的商業模式其實很好理解,以規模優勢來說,試想如果要投資便利商店業者好了!你會投資OK或者萊爾富嗎?當然是投資超商龍頭7-11或全家呀!
那麼如果要投資美容連鎖事業的話,當然要首選產業龍頭麗豐-ky或者佐登-ky呀!連鎖事業的商業模式通常就是大者恆大,只要公司經營得當,這種產業一但產生了規模經濟,後進者只能望向其背!
再次重聲,連鎖店就是靠著持續的擴張,帶動營收的穩定增長,進而增加公司價值。
雖說如此,但我們還是要思考,美容SPA是否成功的改變了女性朋友的消費習慣?除了此次的事件投資外,能否成為可長可久的投資選項呢?比如,現在健身風氣盛行,健身房才得以一間一間的開,也因此改變了人們的習慣,那麼健身房就可以持續經營下去。
而美容院可以因為「愛美是女人天性」,得以穩定長久發展嗎?是故這個行業也存在已久,來自高端消費的客源,應該是不太會改變,隨著女權意識抬頭、經濟自主下,或許至少可以保證公司穩健獲利,我想未來還是不會太差的啦!
最後,再說這兩個投資選項的抉擇;其實對於麗豐,我是存有疑慮的,尤其是母公司『克緹中國』,近年也因負面新聞在大陸搏了不少版面。
還有姐弟公司『佰研生技』,於104年第三季發行CB,理由是充實營運資金,隨後104及105年間,關係人交易灌入12億元不等的大量營收,幾乎當年度的營收皆來自於此,股價因而大漲,再來股價開始下修,106及107年度皆繳出虧損的成績單。
而麗豐帳上現金那麼多(達57%),同年第四季也發行CB?!真的有如此必要嗎?且當時股價處於歷史新高,其後也與佰研相同,股價呈現溜滑梯似的下滑,而資金用途原定要購置商辦,卻因為房地上漲等理由,最後改為充實營運資金,以上種種不禁讓人疑竇。
另外,隔年關係人應收帳款也突然飆升達6.7億元左右?!據財報附註,此款項大多來母公司克緹中國,公司過去不曾發生過這情況,一切都是巧合嗎?
107年麗豐也向二等親關係人購買房屋及車位達4.9億元,揭露用途為商辦。該不動產是於105年所購入,成本約10億人民幣,交易價格為11億人民幣,換算關係人獲利逾千萬。
以上雖說我們只能臆測而已,不能表示公司真的有甚麼,但這其中牽扯了許多管理層的分析,畢竟並不是我所擅長的部分,除非麗豐股價真的便宜,不然索性放棄也罷!
反而佐登並沒有直銷團隊,及以上複雜的內部人士關係,公司經營單純的多,更適合我們外部投資人持續追蹤吧~
以上皆為個人投資想法,非推薦買賣之意。謝謝各位,不吝指教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