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相信許多網友都經常使用財報狗的選股器,而廣隆這家公司真可說是這種量化選股下的代表吧!因此成為投資達人及存股族的口袋名單。
而公司也確實表現不錯,其營收穩定增加,毛利長年維持在20%上下,也帶動了盈餘的年年成長,整理如下:

每股自由現金流年年皆成正值,ROE均維持在25%左右,以晨星公司的獲利矩陣來看,算是A級公司了。股本沒有膨脹(近五年皆維持817,854千元),負債比也不高,股利更是年年增長,如下圖:

若單純以量化方式納入投資組合,從103年10月除權息後買進持有五年,那麼近年來的報酬率加上配息就有近13%之多,算是大贏同期買進台灣50的報酬率。雖然仍輸給台積電,但對於大多數投資人來說,仍算是非常另人滿意的了!整理如下:

主要股東也皆是公司人士,還有富邦、新光等長期法人股東,籌碼相當穩定,如下圖(來源:公司年報):

且經理人每年從公司所領取的現金股利已經相當足夠,超越薪水數倍,這應該勝於許多企業了吧!可見公司是與股東是站在同一陣線上的,整理如下:

惟公司近年被貼上替代品威脅(鋰電池)及鉛不環保等標籤,從產品別看來,確實做鉛酸電池的有什麼前途嗎?鋰電池才是未來發展趨勢不是?!但筆者思考的是,比起熱門產業(鋰電池),對於大多數投資人來說,可能根本就無法理解什麼正負極材料、什麼化學反應式,甚至鋰電池研發製造之類的Know-how;另一方面,台股尚無鋰電池領域的領導廠商,未來究竟誰能勝出,可能還有待時間考驗。
而鉛酸電池則相對歷史悠久,這種產品在業界也已經沒什麼秘密可言,研究起來就不需要太大的學問,因此反而成為投資人較易切入的領域吧!比起新興行業,筆者比較偏好相對成熟的產業,由此就可把重點置於研究公司的商業模式,我想這才是最主要的。
(而且投資法人通常不會追捧這種非熱門產業的公司,除了廣隆最近搭上越南概念股外...)
而廣隆的股價在除權息之後,又回到了14x,換算起來殖利率有7%左右,因此讓筆者想研究看看這間我故鄉"南投"的績優公司。我想這也符合價值投資者『能力圈』範圍的精神吧!
一、產品別及替代品威脅:
我想公司做什麼產品的我就不再贅述,讀友們可以參考法說會簡報,如下圖(來源:公司法說):

以廣隆的主要產品來說,筆者認為未來替代品威脅(鋰電池),真正會影響到的可能是汽機車、電動代步車及少數中小型UPS不斷電系統的部分,由此我們必須觀察其營收比重,如下圖(來源:公司法說):

先撇除UPS不斷電系統,約有30%佔比的產品,可能會影響到。
而這30%比重的產品,在傳統鉛酸電池可能慢慢減少的趨勢下,其實公司目前取而代之的產品是「起停電池」。現在許多車商為了因應節能減碳的環保趨勢,在電動車仍未完全推展的情況下,則是改採起停電池。而起停電池在技術上又有一定的進入門檻,公司於年報中表示已取得日本機車大廠的認證,未來即可量產,如下(來源:公司年報):

再者廣隆的生產基地在越南,機車在許多東南亞國家仍是主要代步工具,當地要發展電動車前的基礎建設也不會想像中的快,起停電池的機車市場應該還是有發展空間的。且傳統燃油機車仍有AM市場的需求,雖然AM市場已經有鋰電池產品的出現,但消費者講求安全性及價格的考量下,仍然會選用鉛酸電池。
因此,我想在機車方面的電池替代品威脅,可能不是想像中來得高。另外,汽車電池產品也只佔營收比重的3%,非公司發展重點,那麼更大大減少鋰電池對公司的威脅了!
而電動代步車方面,該產品的導向並非有急迫性的要求使用鋰電池,但這塊市場就確實有替代品的威脅了!其電池充電模組可以直接改為鋰電池。
而回頭說到UPS不斷電系統的部分,這部分佔了公司營收的7成之多,觀察廣隆的最大客戶"APC"在其官網中的產品,已經出現使用鋰電池的不斷電系統,惟目前佔產品別來說仍是少數。
而鋰電池的優點在於體積小、容量大,因此可大幅減少UPS在資料中心的使用空間,且電池壽命可長達十年,正是資料中心的使用年限,反觀鉛酸電池只能使用3~6年,因此鋰電池在這方面相當具有優勢。見下圖(來源:台達電網站):

但其實企業客戶考量的是,更換鋰電池UPS系統所需付出的建置成本。在使用鉛酸電池的UPS系統尚未損壞前(壽命約10~15年),直接更換鉛酸電池也才符合經濟效應,或者舊有的UPS系統要改為使用鋰電池的話,更牽扯到電力系統放電上的安全性考量,因此執行上較為困難。也難怪廣隆在其法說會中表示,公司主要服務於AM市場。
但反過來說,隨著資訊時代網路科技的發展下,新的資料處理中心建置需求可望逐年攀升,而這些市場將可能由鋰電池的UPS補上,鉛酸電池業者可能就無法因此受惠。
讀者可以參考這篇—台達電網站的技術文章:https://www.deltapowersolutions.com/zh-tw/mcis/technical-article-the-pros-and-cons-of-lithium-Ion-batteries-for-data-centers.php
是故在中小型UPS不斷電系統(<20KWA)方面,廣隆可能會面臨一定的業務風險,而這塊市場與大型UPS不斷電系統(>20KWA)比較下,又是目前發展最快的,見下圖(來源:旭隼年報):

因此未來廣隆成長何在呢?或許只能指望於大型UPS系統了吧!接續討論。
二、尋求新事業成長動能
首先我們看到下表:

可以觀察近年來公司的產品別,具一定比重且成長最快的是來自機車電池,而密閉電池的部分就明顯成長性不高,但換算下來佔了營收比重的83%,而這其中,據公司法說表示有10%來自大型的通信基地台電池,我想機車與通信基地台這兩塊市場將是公司未來的發展重點。
機車電池方面筆者認為不用多說,在東協市場應該是還不錯,惟佔公司營收比重14%左右,還有待努力。但觀察其產品單價,無特別表現出有定價權的跡象;而密閉電池的部分,需求雖成長緩慢,但定價有提高的跡象。
不過公司的產品售價其實是隨著鉛價浮動的,而鉛原料則佔了電池成本的八成之多,觀察其EPS及國際鉛價,如下圖(來源:公司法說):

看到14年Q3至17年Q3,EPS與鉛價呈現同步上升,因此廣隆在密閉電池方面是否真的享有定價權,可能就非投資人所想。
而公司近期的利多因素在於,大型基地台電池方面確實取得越南政府的標案,但讀者可能會想,大型基地台電池難道不會使用鋰電池嗎?我想以公司目前供應給越南政府的標案來說,使用的是「長壽命的膠體電池」,公司於法說中表示,大顆電池的技術面在於每顆電池連接之後的穩定性及安全性,這方面仍是鉛酸電池較具有優勢。
綜合以上觀察,隨著越南基地台建置的普及與機車起停電池的成長,加上不管是汽機車與UPS不斷電系統的AM市場,仍有一定的需求下,應該短期內公司業績不會受到影響才是。
我們看看公司的發展策略及競爭優勢,可見一般,如下圖(來源:公司法說):

新市場的開拓在於通訊用基地台電池。

另外,產品認證也是公司確保業務不受影響的重要因素。
- 總結:
說到底,廣隆似乎沒有投資人原本所想像的,是個很不錯的投資機會。若是要談起公司是否有明顯的護城河的話,筆者實在無太多的感覺,可能只有公司優異的體質與早期進入越南市場的成本及先佔優勢吧!
反而公司的業績成長,只是單純來自於需求面的提升,再者就是沒有競爭者想要加入。說是寡佔也不像,比較像是地區性的領導廠商罷了!
若是說其公司的發展生命週期,區分為成長階段、成熟階段、衰退階段來說,筆者認為絕對不是成長階段,因此現在買進的投資人,渴望當年60元買進,能夠得到翻倍的資本利得,可能是癡人說夢。
反觀公司現在是處於成熟階段的穩定發展期,未來不太可能會有什麼大幅成長,鉛酸電池的每年成長率只有1%~3%,如公司法說會所說,市場就500億這麼大而已,如下圖(來源:公司法說):

而鉛酸電池目前在AM市場上仍算是有其不可取代性,短時間市場規模要萎縮,應該不太可能,反而在鋰電池尚未普及前,汽機車、儲能裝置仍有基本的需求上升,而這些應用也不可能短期內就退出市場,如此將可抵銷改採鋰電池的需求下降。
加上鉛酸電池具有100%的可回收性,對環境造成的傷害應該是不至於才對,如此又比鋰電池更有優勢一些。比較有可能的是鉛酸電池留在舊有市場,而鋰電池佔據了新興市場,最終兩者是得以並存的吧!
因此,廣隆如果價格合理的話,對投資人來說,或許還是可以當作定存概念股的,下檔風險應該不大,以其殖利率7%來說,還是可以參考看看的。
或許就像是電信三雄一般,雖然未來業績可能沒有大幅的成長空間,但市場需求就是這些,應該可以保證也不會再有競爭者進入,若公司仍能保持穩健獲利,那麼還是不失為一支能夠納入投資組合的防禦型投資標的吧~
以上,為個人投資觀點,筆者對公司無再深入的研究。也歡迎分享討論,提出您不同的想法囉~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