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       麥可·席恩著《投資檢查表》書中說明,如何尋找投資機會,有兩種方法:「定量」與「定性」。而我認為,這就是我們所說的「量化」與「質化」分析。
 
定量(量化)的方法是以特定的財務指標選股,而定性(質化)的方法則較為主觀,比如說優秀的領導人或企業的某種「競爭優勢」。
 
而我個人選股則是偏向「質化」的方式,因為擁有競爭優勢的企業,較能帶給投資人長期而穩健的報酬,巴菲特稱此為:「護城河」。關於護城河,投資人可以參考派特·多爾西著《護城河投資優勢》這本書,本文隨後也會有說明。
 
        而投資標的如何而來,首先我們以“定量”的方式為例,比如臺灣50或中型100成分股。
 
這些公司是以「市值」作為入選標準,而市值較大的公司,相對比較能渡過景氣衰退或陷入困境。
 
再加上一些“定性”的原則,如該產業的龍頭、歷史悠久、及連續多年配息等,總計30家公司。
(資料來源:Goodinfo!)
 
如果讀過《智慧型股票投資人》,我想就能了解為什麼要從指數成分股做挑選了。葛拉漢針對防禦型投資人提出的其中兩項原則:
1.挑選的每一支股票應該都是大型、卓越而財務穩健的企業。
2.每一家公司都應該有長期持續發放股息的紀錄。
 
        其實擁有競爭優勢的企業,最終也會反映到財務指標上,創造優異的表現,我們觀察股東權益報酬率(ROE)、每股自由現金流、營業現金流對淨利比等等,然後進行篩選,這是種“量化”的方式。
 
以下為運用“財報狗”網站的篩選功能,選出的標的,而財務指標則是參考《雷浩斯教你六步驟存好股》此書。
(資料來源:財報狗;
註1.加入股價資訊,以市值作為排名。
註2.營業現金流對淨利比為5年平均,目的是排除某些不好的年度。)
 
        而“質化”的選股方式,如集團公司的小金雞,或是從特定產業內挑選;見下表。
 
為什麼要挑選這些公司呢?
 
這些公司所處的產業結構,就是比別人更容易賺錢,競爭者難以跨入雷池一步,如同中古世紀的城堡,受到「護城河」的保護!
 
根據「晨星基金」公司的多爾西在其著作裡指出,護城河的來源主要有四種:
1.無形資產 2.轉換成本 3.網絡經濟 4.成本優勢
 
舉例如下:
1.
如食品業的“中華豆腐”,巴菲特稱此為「無從迴避者」,就算公司漲價,人們還是會消費,而為什麼家庭主婦都會選擇它呢?更重要的因素為「品牌認同」,雖然同品牌的豆腐製品也很多,人們還是傾向購買耳熟能詳的商品,這是無可取代的「無形資產」。
 
又如“7-11超市”已成為便利的代名詞,因其提供的便利服務,黑貓宅急便、ibon、加熱食品、Citycoffe等等,也形成了消費者認同
 
“電信三雄”及“環工三雄”具有「特許執照」的保護,此類執照受到政府的管制,也屬於「無形資產」,因此長久以來能夠賺取穩定的報酬。
 
而環工產業又屬於嫌惡設施,焚化爐及掩埋場之土地取得不易,加上環保意識提升,不時產生抗議事件,因此競爭者難以進入。
 
2.
而“電信業”也具有「轉換成本」優勢,因為轉換電信公司,不僅得付違約金,還必需辦理許多手續,惟近年來法規開放,競爭對手更以吸收違約金搶市,此項優勢已漸漸不復存在;另外“金融業”也會出現此優勢,各位不妨想想,您上次更換往來銀行是什麼時候?
 
通常比較明顯的「轉換成本」優勢會出現在“工業電腦”產業,其毛利常高達30%以上。
 
如生產POS系統的“振華電”,這類硬體系統及軟體單價極高,且高度客製化,企業不容易更換。
 
3.
「網絡效應」的最常出現在“資訊服務業”,如“一零四人力銀行”,擁有龐大的資料庫優勢,及多年來與客戶關係的深度經營,隨著網路流量及使用人數增多,產業的先行者可以拿下大部分市場,競爭對手很難以撼動其地位。
 
“信用卡業者”也具有網絡效應, 人們的辦卡因素可能是因為其聯名店家多、優惠較多、信用額度高或提供分期服務等等,越多人使用該卡,其信用卡價值越高,因此市場的主要玩家常是幾家發卡業者。
 
4.
「成本優勢」如“中碳”,擁有母公司“中鋼”所提供的獨家資源(煤焦油、清油),為國內唯一生產業者,並透過管線輸送,更強化了成本優勢,其內銷產能皆可銷售完畢,完全無競爭者。
 
且台灣又位處亞洲之中點,中碳公司之地點又位於高雄港邊,並擁有專屬船運碼頭,因此擁有運輸優勢地位。
 
 
        評估護城河競爭優勢後,我們再來要從護城河的「深度」及「寬度」來思考。《股市真規則》一書中說:「深度是指企業能夠藉由經濟護城河賺取超額利潤的程度,寬度是指賺取的超額利潤可以持續多久。」
 
當我們在評估一間公司的時候,我們常常會將競爭力競爭優勢給搞混,我們要清楚分別,如果是競爭者難以模仿的才可稱為競爭優勢,提升競爭力在短時間內可以發揮效果,但最後卻因為大家都做一樣的事,而無法持續。
 
而真正的競爭優勢能夠持續較久,法規及專利的保護、品牌的認同,通常都可以持續很長的時間,轉換成本效應,可能因為客戶轉換供應商而造成麻煩,因此可以長時間鎖住客戶。
 
以上了解了經濟護城河的重要性,因此巴菲特才建議我們,要以產業分析師的角度看待投資機會。
 
最後,本文的存股清單不代表可以投資,在下篇將說明我們該如何選擇最佳的投資機會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護城河 選股 巴菲特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嘉 的頭像
    阿嘉

    阿嘉的投資專頁

    阿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