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恒耀這間公司在去年就已追蹤,當時沒有繼續研究,是因為公司獲利不僅受乘車銷量的影響,更受到金屬原物料價格的影響,我認為產業風險較大,所以興趣缺缺。

但後來在投資前輩的建議下,我再次對這件公司燃起了興趣,公司雖受到產業景氣的影響,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,更容易出現吸引人投入的價格,如下圖(來源:財報狗):


除了這間公司價格吸引人外,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,首先以扣件產業概況來說明:

  • 公司的主要業務是「車用扣件」,而車用扣件在全球工業用扣件市場規模約700~800億美元中,約佔了20~30%的市場,算是前段班了!市場規模約是200億美元。另一方面,各位可知道,台灣所舉辦的國際扣件展,居然是全球規模第二大的!以台灣整體扣件業出口金額約40億美元,佔全球市場份額雖不高,但就出口額來說,已經是全球前三大了!約佔10%的份額,而前面還有美國(約60億美元)及中國(約50億美元),可見台灣的扣件業者在國際上絕對佔有一席之地,有其競爭力及不可取代性。

  • 而就競爭力而言,為什麼台灣能夠成為重要的扣件出口國呢?以產業發展來說,除了各大車廠為了降低成本,將業務委由亞洲國家的供應商外,更重要的是台灣的金屬產業鏈上下游完整,原物料供應除了有品質穩定的中鋼鋼材,扣件製造業者更多是30年以上經驗的不勝枚舉。且近年各大車廠為了更專注於新車研發的核心業務,將許多的非核心製造紛紛委由專業廠商處理,因此有了扣件代工業者的產生。而隨著掌握原廠技術漸深,也轉變成參與研發設計者,與車廠也形成了長期合作關係,隨著經驗的累積,台灣扣件業者的品質甚至已經可以做到替原廠提供解決方案的程度。

  • 再來重點就是「車用扣件」的進入障礙了!因為車用扣件擔負起了整輛車子的結構安全性,甚至要求高達100%的良率,一顆螺絲有瑕疵都不行,扣件供應商也必須通過車廠的合格認証,因此車廠一旦選定了供應商,就不太可能再轉換。而且扣件的設計還受到專利的保護,像是恒耀即擁有多項專利授權,所以擁有認証及專利的業者就能享有競爭優勢。

  • 另外,車用扣件佔整輛車子的成本極低,所以車廠客戶不太在意價格,甚至與供應商訂有銷售合約,除了為確保供應鏈完整,也在乎供應商的生存,所以對於原物料的價格給予轉嫁,供應商能有合理的獲利。

話說回來,恒耀年營業額也才100億台幣,換算下來約3.3億美元,以全球200億規模的車用扣件市場來說占比極低,不過因為該產業極為分散,公司法說會中揭露其市佔率已經是全球前5大了!

據日盛證券的訪談報告指出,第一名是日本的青山,但只做Toyota的車款,而第二、三名是義大利廠 Fontana 及 Agrati,恒耀的目標是全球前三大,而目前距離第 3三名的營收規模還差一倍。(如果未來如此發展,那麼公司的盈餘就是至少會提升1倍!)

但未來我們沒辦法知道,唯一我們可以知道的是,公司有什麼優勢,未來能否延續呢?我們就幾點討論,如下:

一、產品單價:


如上圖,以國內三家車用扣件業者來說,恒耀的平均單價最高,為150元台幣,是恒耀賣的比較貴嗎?這只說對了一半,其實是車用扣件用於不同地方的單價就有所不同

我們可以見下圖(來源:恒耀法說),車子的許多部位都有扣件:


據螺絲公會數據,如果是用在車體維修的單價較低,約每公斤80元。而用在動力總成的單價最高,約每公斤250元,也就是傳動系統及引擎內的,因為有安全上的顧慮,產品的技術門檻也較高。而其他的OEM螺栓約每公斤150元。

所以這麼說來,能夠生產用於動力組成扣件的製造商,就掌握了較高的技術門檻,比起其他業者擁有競爭優勢。因此,在這裡三星就可以先剔除了,其產品為單價較低的品項,可能不是關鍵零組件。

(補充說明:我不是說三星不好哦!其實他也是間績優公司,賺錢也都回饋股東,而且皆是恒耀及世德的老東家,只是與這兩家業者是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,本文不討論而已。)

而恒耀定位為OEM的供應商,扣件生產後售予車廠,OEM的模式除了能掌握原廠技術外,近年更切入能為原廠提供解決方案的程度;而世德也不遑多讓,則是Tiers的供應商,不過因為是做系統的,產品少量客製化,所以掌握更多關鍵技術,且不只做扣件,還有精密零組件(這部分世德在法說中暗指恒耀切入較少)。

(補充說明:據日盛證券及公司法說揭露,恒耀Tiers較少、約30%;而世德也做OEM,但較少約40%。)

而恒耀更早就在中國及歐洲當地設有生產廠(要做OEM要有量產及全球供貨能力),可以就近供應在地的整車場,並以當地貨幣交易,免除收付款時的匯率波動,因此公司更享有不一樣的優勢(只是換算回合併報表時必須以當時匯率換算而已)。

再來我們就針對這兩家業者做個比較吧~

二、恒耀 vs 世德

首先在平均單價部分,恒耀比世德高出20元左右,但我認為無好壞之分,只是產品應用不同。畢竟世德貴為Tiers供應商,技術不輸給恒耀才對!

因此我們比較兩家公司的毛利率,恒耀明顯差強人意了!如下圖(來源:財報狗):


由上圖比較,我想恒耀成也OEM、敗也OEM!公司董事長也在2018年法說中坦承,過去有人跟他說要做Tiers較好賺,他不信!現在也打算回頭做了!

OEM的好處是,訂單的產品生命週期長則5~8年、且訂單大而穩定(與世德比較營業額,便可見一般),下一代車款推出後,還可能繼續沿用,甚至有到15年的產品合約,並且受到原廠認証的保護(恒耀通過FORD Q1的認証),因此打入後就不太會更換供應商。

而且不只這樣,前文也提到,原廠為了確保你的生存,會制定銷售合約,供應商可以轉嫁原物料成本,得到合理的利潤。但我想壞處是與原廠的議價能力較差,不會有很高的毛利。

另外,恒耀還受專利螺絲的授權費用所困,雖然好處是只有他能生產,因此比起沒有授權的業者就享有競爭優勢(年報中表示授權製造為公司優勢),訂單應該是穩穩賺,但壞處是綁了自己的手腳(公司也在法中說,對於未來的產品,打算發展自己的專利,免除專利費用)。

而世德就不一樣了!他是屬於Tier1、Tier2的供應商,產品較為彈性(公司曾在法說表示,毛利沒有35%的訂單不接,可見一般),生產基地也只有在台灣(高、屏兩地),免除掉許多固定成本及營業費用,因此毛利率及利潤率皆高,但缺點是訂單量較少、營業額不大。不過公司同樣享有轉換成本優勢Tiers也很接近原廠了!供應商也不容易更換。

從兩家的商業模式,看看兩家的資本結構,就有所不同,如下圖:

恒耀的固定資產較高,相對的就有較高的固定成本(紅字),因此影響毛利表現。

不僅如此,恒耀也比起世德付出了更多管理費用(紅字)的成本,如下圖:


比起恒耀,世德反而小而精巧。不過並非說恒耀這樣子不好,只是選擇了不一樣的路。但公司也因為毛利低,營收減少的影響甚鉅,因為單位成本不會減少,營收減少的狀況下,獲利即大幅衰退,也就是今年2019Q2遇到的情況,如下圖(來源:財報狗),與世德比較:


因此恒耀面對景氣的衰退,抗震能力略顯薄弱,也難怪股價從百元跌到剩下60元附近,跌幅巨大~

但兩家公司近年來開始在轉變,皆打算改變營運策略,透過增加生產基地、併購、策略聯盟及擴大產品應用範圍等,增加公司競爭力。以扣件業來說,行業別上擁有先天的門檻,對手難以其門而入,且在未來車輛輕量化、電動車及風力發電的趨勢下,也相當具有發展潛能,值得投資人期待。

未完待續...


參考資料:
1.恒耀公司年報、法說會
2.世德公司年報、法說會
3.金屬中心產業分析報導
4.螺絲公會刊物報導
5.勤業眾信研究報告—全球汽車產業2025與台灣業者因應之道
6.螺絲公會簡報(張土火—成長中的亞洲扣件市場與挑戰)
7.日盛證券-訪談報告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